综网号

扩招对专业有什么影响吗

大学所学专业,就大概率的决定你以后从事的工作与行业。热门专业报不上,冷门专业不想报,这是以前同学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教育部宣传热门专业扩招,直接解除了同学们的后顾之忧。热门专业扩招,好处多多。

扩招对专业有什么影响吗

热门专业扩招,冷门专业缩招,同学们的选择更简单

热门专业分数高,想报可能录不到,这是多数同学对自己喜爱的专业面临的境况。扩招意味着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了,分数也就不会太高,同学们报考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大了。相对应的,冷门专业缩招,也解除了同学们的后顾之忧。不仅自己喜欢的专业报不上,还调剂到非常冷门的专业,那真的是让人崩溃了。冷门专业缩招,意味着同学们被调剂到冷门专业的概率大大降低。面对专业选择,同学们就会更加简单。

满足社会需求,解除就业困境

读不一样的专业,在毕业时真的会完全不一样。有的专业直接签约,有的专业要好几轮的笔试、面试。待遇及发展空间都会完全不一样,对于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找到对口工作可能很困难,要么面临激烈的竞争,要么面临找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热门专业之所以热门,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旺盛所致,多培养这类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不正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嘛。与社会对接,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

降低考研率,直接就业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本科专业不满意的,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就业。若能在本科就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仅学习动力更足,还能在本科毕业时找到相应的工作就业,若想深造则可以再考虑再考研,而不是被迫考研。如此,直接降低考研率,不浪费教育资源。

研究生扩招并非学历贬值,研究生大幅扩招影响大吗?

研究生扩招并非学历贬值

其实之所以大家会说研究生扩招之后,研究生学历将会贬值的原因有两种。首先高校逐年扩招研究生,那么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其次,研究生扩招国家线就会过低,那么生源水平将会不断下降。

但大家却忽视了研究生学历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第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第二研究生的学习难度和毕业要求也会随之提升。所以,研究生扩招并不意味着研究生学历的贬值,反而学生上岸可能会更难。不过,即便研究生扩招,下面这3类学生也会无缘读研,即便成绩再好也白费,想要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注意。

研究生扩招并非学历贬值,3类学生无缘读研应届大专生,没有报考资格

虽说大专生能拥有报考研究生的资格,但大专应届毕业生却不能参加考研。大专生想要成为研究生共有两条出路,其一是参加专升本,成为本科生后再考研。其二,大专生在毕业两年之后才能参加考研。所以说,应届大专生考研,即便成绩非常优秀,也将无缘读研,学生要重点重视。

不接受“跨专业考生”专业的学生

考研其实是允许跨专业的,但确实部分专业考研不接受跨专业考生,看似对考生报考专业的限制,实则是对考生的负责。因为不接受“跨专业考生”的专业,确实考研难度非常大,即便有本科基础也很难成功上岸,比如法律类部分专业、医学类专业、语言类专业都是不接受跨专业考生的,成绩再好也白费。

未取得本科学历证书,即便分数够也不被录取

其实这类学生无法读研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你连本科都还没毕业,怎么可能会直接让你读研呢?所以这个要求是很合理的。本科生想要考研,一定要在完成学业的情况下,再参加考研,不然即便你的考研成绩再好,最终也会无缘读研,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研究生大幅扩招影响大

多地部分企业相继倒闭、停工,经济受损非常严重。很多大学生发现了身边的社会形势,想要不让自己从事的工作倒闭,就要提高自身学历,来寻求更稳定的职业。

研究生的大幅扩招恰恰符合了学生心中所想,因此考研人数会不断增加。不过,本身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就是两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考试。

考研人数增加,势必会增加考生成功上岸的难度,这会给考生复习带来更大的压力。想要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就要牢牢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应证书也是必不可少的考研门槛。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不论研究生是否扩招,都无法改变学生求知识、求学历的心,想要改变自身就业难的苦难,就要有永不退缩、知难而进的精神。

正准备参加考研的大学生,在满足拿到本科学历证书、大专毕业两年的前提下,要努力认真复习,正所谓“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付出总会有回报,我们的未来会有无限美好,但一切的成果还需自己去争取。学历是敲门砖不假,但想要在某个领域发展得更远、更久,还需提高自身能力

专升本扩招有什么影响吗?

高职可以专升本,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高职学生毕业时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并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切待遇。

专科生进入本科学习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成人高考:专科毕业工作一年后,可通过全国成人高考专考进入成人高校学习,一般不下班或半下班。

2、自考本:高等教育自考有独立的本科部分考试,每个专业有10门以上课程,全部通过都能获得国家认可的本科教育。考生既可以自学,也可以参加业余班,以适应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3、升格:为省级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含电大普通班)应届优秀毕业生。考试和教学内容应更符合当前专业教育的特点,应成为提升的主渠道。

扩展资料:

1、统一入学考试

这是很难在考试中被录取的,只要通过考试,几乎就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从国家、学校和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这是解决大专生社会问题的理想途径。

2、从这方面考察

自己上升这是其中一个最困难的是专升本,全国报告给卫生部,每年有超过一亿零一万人不到三分之一的文凭,当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考是国家考试是测试数据库,这不是学校,其中老师提问,全国提问,考试期间随机提问。

3、入学考试

高考入学,但考试相对容易,录取率较高,录取后的学习比较容易,一般都能拿到毕业证,已经有不少成人学校开始实行注册入学,无需考试。社会认可率不高。

大学扩招的影响

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以前,上大学等于拿到了铁饭碗。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是难事。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在校生、研究生从数量上上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当前阶段,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我国大规模扩招,提升教育发展阶段,是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 扩招政策首先导致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北大为例,1999年,扩招导致北大宿舍吃紧,部分学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2002年,北京市教委对50所高校做过一次调查,发现65%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所以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出现了硬件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

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会严重的影响师资水平。

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大学生包分配取消不到10年,扩招后的大学生就进入了就业市场,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2009年,中国将有700万大学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庞大的就业需求之外,扩招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专业与课程结构不合理,不适合市场需求也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由于2009年中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重就业压力,政府开始将一部分大学生安排在基层工作,此外,还采取扩招研究生的办法解决就业压力,但是由于之前扩招的影响,很多人对此政策并不赞同。 就业压力也让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待遇水平一降再降,很多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已经降到了和农民工一样的地步。很多大学迫于就业率低的压力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

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截止2007年9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由于债务问题,很多高校的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信息来源: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官方文件、第三方研究报告等。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因此,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更新与修改: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务必谨慎对待,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hltfsb.cn/n/546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